一行書
基本解釋
謂簡短的書信。亦泛指信札。 南朝 梁 何遜 《從主移西州寓直齋內霖雨不晴懷郡中游聚》詩:“欲寄一行書,何解三秋意。” 唐 岑參 《玉關寄長安主簿》詩:“東去 長安 萬里餘,故人何惜一行書。” 宋 陳師道 《寄單州呂侍講》詩:“遣興覓為七字語,尋人聊代一行書。”
成語(Idiom):一行書
發音(Pronunciation):yī háng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寫得很好的文章或書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行書形容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寫得非常好,字句流暢,內容豐富,表達精確,給人以美的享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贊美文章或書籍的優秀之處,也可用于形容人的才華出眾,寫作水平高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王莽傳》中記載了這個成語的故事。據說,王莽曾經在宮廷中撰寫了一篇文章,內容優美,字句流暢,引起了大臣們的贊嘆,紛紛稱贊這篇文章是“一行書”。后來,這個成語就流傳了下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一行”和“書”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小說真是一行書,文筆優美,情節扣人心弦。
2. 他的論文寫得真是一行書,邏輯清晰,觀點新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一行書”與寫得很好的文章或書籍聯系在一起,形成聯想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文學、寫作相關的成語,如“字字珠璣”、“文不加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寫的作文獲得了一等獎,老師說是一行書。
2. 初中生:這本小說的情節很吸引人,作者的寫作水平真是一行書。
3. 高中生:老師批改我的論文時,說我的觀點表達很到位,語言流暢,像一行書。
4. 大學生:這位作家的小說寫得非常好,每一句話都像一行書,引發了我對文學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