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釋義] (成)《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比喻事情雖然已經很急迫,但立即采取措施還來得及。
- [構成] 并列式:見兔+顧犬
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jiàn tù gù quǎn ㄐㄧㄢˋ ㄊㄨˋ ㄍㄨˋ ㄑㄨㄢˇ見兔顧犬(見兔顧犬)
◎ 見兔顧犬 jiàntù-gùquǎn
[take measures in time;it is not yet too late to take advantage of an opportunity that comes only once in a long time] 比喻情況雖然緊急,及時采取措施還來得及
詞語解釋
jiàn tù gù quǎn ㄐㄧㄢˋ ㄊㄨˋ ㄍㄨˋ ㄑㄨㄢˇ見兔顧犬(見兔顧犬)
比喻時機當前,急謀對策。語本《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 梁啟超 《我政府之對俄政策》:“夫見兔顧犬,或未為晚,今能議及,豈不猶愈於已。”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見兔顧犬
成語(Idiom):見兔顧犬
發音(Pronunciation):jiàn tù gù qu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思慮過多,注意力不集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當人們看到兔子時,會突然顧及狗,因此形容一個人在處理事情時,思慮過多,容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
1. 形容一個人在做事情時容易被瑣碎的事情干擾,無法專心。
2. 形容一個人的注意力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缺乏集中精力的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戰國時期,齊國有個農夫,他愛狩獵,每逢農閑就去山林中打獵。一天,他在山上狩獵時,突然發現了一只兔子,他非常高興,立刻拉開弓,準備射擊。就在他準備射擊的時候,他突然看到了一只狗,他的注意力立刻從兔子轉移到了狗身上,導致他沒有射中兔子。這個故事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在處理事情時,容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見兔顧犬,無法集中精力。
2. 考試時不要見兔顧犬,要專心答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兔子和狗的形象,想象自己在做事時突然注意力被其他事情吸引的場景,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畫蛇添足”、“杯弓蛇影”等,了解它們的含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做作業的時候,總是見兔顧犬,不能集中注意力。
2. 初中生:考試時要注意不要見兔顧犬,要專心答題。
3. 高中生:在備考期間,我努力避免見兔顧犬,保持高度的學習集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