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雄
基本解釋
猶文豪。 漢 王充 《論衡·佚文》:“ 孝明 世好文人,并徵蘭臺之官,文雄會聚。” 唐 李白 《大獵賦》:“而 相如 、 子云 競夸辭賦,歷代以為文雄,莫敢詆訐。” 宋 梅堯臣 《依韻和胡舍人見唁》:“西垣閣老號文雄,辭體能兼兩 漢 風。” 清 黃景仁 《王述庵先生招集蒲褐山房》詩:“一人據案坐上風,若欲自命為文雄。”
成語(Idiom):文雄
發音(Pronunciation):wén xi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文武雙全,才華出眾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文雄是由“文”和“雄”兩個字組成,其中“文”指才華,學問,文化修養,“雄”指英勇,威武。文雄形容一個人在文學才華和武勇能力上都非常出眾,綜合素質極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文雄多用來形容人才出眾,能力非凡的人,常用于贊美別人的才華和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孟子·公孫丑上》中記載了一個關于文雄的故事。故事中,公孫丑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他的才華和武勇都非常出色。因此,人們常常用“文雄”來形容這樣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僅學富五車,還是一位文雄之才。
2. 這位年輕人既有學問又有膽識,真是一位文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文雄”理解為一個人在文學和武勇方面都非常出眾,綜合才華極高,這樣的人往往能在各個領域都有出眾的表現。可以通過與其他成語進行對比,如“文武雙全”、“文質彬彬”等,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文雄”相關的詞語和成語,如“文采飛揚”、“文質彬彬”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老師說小明是個文雄,他又擅長畫畫又會跳舞。
2. 小學生:我想長大后成為一名文雄,既能寫好文章又能踢好足球。
3. 初中生:老師夸獎我是個文雄,因為我既在學習上取得了好成績,又在體育方面表現出色。
4. 高中生:他是我們班的文雄,不僅文學成績優秀,還是一名出色的演講者。
5. 大學生:他憑借自己的才華和努力成為了一名文雄,深受老師和同學的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