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數
經數(jīng shù)
發音(Pronunciation):jīng s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經歷過多少的次數,計算出多少的數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通過經驗或計算得出的具體數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經驗豐富,計算準確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秋水》:“莊子之秋水曰:‘不亦悲乎!此之謂也。故曰經數。’”莊子以秋水的變化來比喻人生的經歷,通過經驗和計算得出的數目,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兩個漢字組成,前一個字表示“經歷”或“經驗”,后一個字表示“計算”或“數目”。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數無數的案例,對這個問題有著獨特的見解。
2. 這個工程師經數次試驗,終于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經數”聯想為一個人在長長的經歷中進行計算的過程,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經驗和計算相關的成語,如“經驗之談”、“數一數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已經經數了一百次了,我要再數一百次!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經數次實驗,終于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3. 高中生(16-18歲):通過經數次的訓練,他在比賽中取得了好成績。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他在這個行業經數年的從業經驗,成為了一名資深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