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虛
基本解釋
(1).《易》六十四卦每卦六爻的位置。爻分陰陽,每卦之爻變動無定,故爻位稱虛。《易·繫辭下》:“《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 韓康伯 注:“六虛,六位也。” 孔穎達 疏:“言陰陽周徧流動在六位之虛。六位言虛者,位本無體,因爻始見,故稱虛也。”《漢書·律歷志上》:“其數以《易》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九,成陽六爻,得周流六虛之象也。”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良知即是《易》,其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
(2).上下四方。《列子·仲尼》:“用之彌滿,六虛廢之,莫知其所。” 晉 葛洪 《抱樸子·自敘》:“循途雖坦,而足無騏驎;六虛雖曠,而翼非大鵬。” 宋 文天祥 《有感》詩:“心在六虛外,不知呀網羅。”
成語(Idiom):六虛(liù xū)
發音(Pronunciation):liù x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身體或精神狀態極度虛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六虛是由“六”和“虛”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六”表示數量,意思是指六種虛弱的狀態;“虛”表示空虛、虛弱。六虛的含義是指人體或精神狀態非常虛弱,無力承擔重負。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六虛一般用來形容人體或精神狀態的極度虛弱,可以用于描述生病、疲勞或精神壓力過大等情況。例如,一個人經歷了連續幾天的工作加班,精神和體力都達到了極限,可以說他是六虛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六虛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紅樓夢》。在小說中,賈寶玉因為思念黛玉,長期憂郁不已,導致身體和精神都非常虛弱。于是,作者曹雪芹用“六虛”來形容賈寶玉的虛弱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六虛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連續幾天加班,現在已經六虛了,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2. 她最近壓力很大,整個人都六虛了,需要放松一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六虛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因為身體或精神虛弱而站不起來,形象地表示六虛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六虛相關的成語,如“虛懷若谷”、“虛與委蛇”等。可以通過學習這些成語,進一步豐富對虛弱狀態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連續幾天沒有好好休息,現在覺得六虛了,需要多補充一些睡眠。
2. 初中生(13-15歲):學習壓力太大了,我感覺自己已經六虛了,需要放松一下。
3. 高中生(16-18歲):參加了一場激烈的比賽后,我感到全身乏力,完全是六虛的狀態。
4. 大學生(19-22歲):經歷了一段緊張的考試周后,我感覺自己已經六虛了,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工作壓力太大了,我感覺自己已經六虛了,需要調整心態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