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薄
基本解釋
(1).茂密的草叢。《楚辭·劉安<招隱士>》:“叢薄深林兮人上慄。” 洪興祖 補注:“深草曰薄。” 唐 耿湋 《旅次漢故畤》詩:“廣川桑遍緑,叢薄雉連鳴。” 宋 張九成 《秋興》詩:“譬彼鷦鷯心,平生在叢薄。”
(2).叢生的草木。《淮南子·俶真訓》:“夫鳥飛千仞之上,獸走叢薄之中,禍猶及之。”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三:“婦人輒四顧,入叢薄間而滅。” 明 何景明 《贈王文熙》詩之四:“遲遲仲春日,叢薄華且芬。” 清 戴本孝 《自題詩》:“叢薄何蓊薉,喬木無餘陰。”
英文翻譯
1.(草林叢生的地方) thicket (又稱“植叢”)
成語(Idiom):叢薄
發音(Pronunciation):cóng b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密集而稀疏,紛繁而薄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叢薄意為事物聚集在一起,形成密集的狀態,但數量眾多卻薄弱不堪。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才稀缺、力量薄弱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叢薄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各種情況,比如形容一個團隊人數眾多但實際能力不足,或者形容一個組織龐大但實際執行力不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太平廣記》是一部明代的文學作品,其中記載了很多古代成語的故事起源。《太平廣記》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山上看到了一片樹葉叢生的地方,但樹葉很薄弱,一把火就能燒毀。這個故事比喻事物雖然聚集在一起,但數量眾多卻薄弱不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叢薄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叢意為聚集在一起,薄意為薄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團隊人數眾多,但實際能力叢薄。
2. 這個組織龐大,但實際執行力叢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片樹葉叢生的地方,樹葉很薄弱容易被火燒毀,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人才或力量相關的成語,比如“人才濟濟”、“力量無窮”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們班人數很多,但實際上學的人很少,可以說是叢薄。
初中生:這個學校的教師很多,但教學質量卻叢薄。
高中生:雖然這個國家人口眾多,但科研力量卻叢薄。
大學生:雖然這個公司員工很多,但核心技術人才卻叢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