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昭
成語(Idiom):明昭
發音(Pronunciation):míng zh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明亮而清晰地顯露出來,形容事物顯而易見或明白無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明昭是一個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分別是“明”和“昭”。其中,“明”表示明亮、清晰,表示事物表面的顯而易見;“昭”表示顯露、顯明,表示事物內在的明白無誤。兩者合在一起,形容事物的真相或本質非常明確、清晰可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明昭一詞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明晰、清楚,以及情況的明擺著、明明白白。可以用來描述人們的行為、言論或事實的表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記載了一個故事。齊國時期,有一次韓非子和左上談論起明昭這個詞語。韓非子問左上:“你知道明昭這個詞的意思嗎?”左上回答:“知道,明昭就是事物明亮、清楚的意思。”韓非子說:“你說得對,但是明昭還有更深層次的意思,它還表示事物的本質清晰、明白無誤。”從此,明昭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謊言顯然是明昭的,沒有人相信他。
2. 這個問題的答案明昭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3. 她的努力和才華使得她的成績明昭地超過了其他同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明昭想象成太陽升起的時候,明亮而清晰地照耀著大地,同時也將事物的本質顯露無疑。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明昭相關的成語,例如“明察秋毫”、“明亮如白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謊言明昭地展現了他的不誠實。
2. 初中生:老師的指導讓我們對問題的答案明昭無誤。
3. 高中生:他的演講清晰明昭,讓人印象深刻。
4. 大學生:通過研究,我們可以更加明昭地了解這個問題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