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避風港 (bì fēng gǎng)
發音(Pronunciation):bì fēng g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避風港是指在困難或危險的情況下,提供安全和保護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避風港源于航海術語,指的是船只在惡劣天氣中躲避風暴的安全港口。在日常生活中,避風港被用來形容一個人或地方,在困難時期提供庇護和安全的場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避風港常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或組織在困境中提供幫助和保護的場景。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地方或國家,在戰亂或災難中提供庇護和安全的場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避風港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十五年》中,傳說春秋時期的魯國國君昭公遭受外敵入侵,向衛國尋求庇護,衛國國君接納了他,并提供了安全的避風港。后來,避風港這個成語就廣泛流傳開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避風港由兩個詞組成,避風和港,避風表示躲避風暴,港表示安全的港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困難的時期,他的家人成為他的避風港,給予他力量和支持。
2. 這個小鎮成為了無家可歸者的避風港,給予他們一個安全的居所。
3. 這個國家一直以來都是周邊國家的避風港,為他們提供了安全和保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避風港與船只在風暴中尋找安全港口的圖像聯系起來記憶。想象自己在困境中找到了一個避風港,感受到安全和保護的感覺,加深對這個成語的理解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庇護”、“安全”相關的成語,如“安身之地”、“避禍之地”等,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是我的避風港,家人總是在我需要的時候給我溫暖和安全感。
2. 初中生:學校圖書館是我在學習壓力大的時候的避風港,我可以在那里安靜地閱讀和思考。
3. 高中生:朋友是我心靈的避風港,他們在我困惑和迷茫的時候給我支持和建議。
4. 大學生:大學宿舍是我在離開家鄉后的避風港,我在那里結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5. 成年人:工作場所是我在工作壓力大的時候的避風港,同事們互相支持,讓我感到安心和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