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罪
成語(Idiom):同罪
發音(Pronunciation):tóng z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與罪犯有同樣的罪行,也可指與罪犯一起受到懲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同罪”由“同”和“罪”兩個字組成。其中,“同”表示相同,指與某人或某事物相同;“罪”表示罪行,指犯下的錯誤或過失。整個成語表示與罪犯有相同的罪行,也可以指與罪犯一起受到懲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因與罪犯有相同行為或共同罪行而受到同樣的懲罰的情況。也可以用于比喻與某人有相同的過失或錯誤,受到相同的批評或責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該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官場。在古代,官員們被要求嚴守法律紀律,如果與罪犯有相同的罪行,就會受到同樣的處罰。這個成語的出現,是為了警示官員們要清廉正直,避免與罪犯有相同的罪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與同伙一起犯下了偷竊的罪行,他們同罪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2. 他因為參與了非法集會,與其他人同罪被判處了拘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同”字與“罪”字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兩個人站在一起,他們穿著相同的衣服,這表示他們有相同的罪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法律和罪行相關的成語,如“罪大惡極”、“罪不容誅”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同罪,都偷了糖果。
2. 初中生:他和同伙一起搶劫銀行,同罪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3. 高中生:他們同罪,都參與了非法集會,被判處了拘留。
4. 大學生:他在公司貪污受賄,與其他人同罪被判刑。
5. 成人:他們同罪,都涉嫌參與了恐怖襲擊,被判處了終身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