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摘膽剜心
發音(Pronunciation):zhāi dǎn guān x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殘忍、兇狠,使人心驚膽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摘膽剜心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某人的行為非常殘忍、兇狠,給人以極大的恐懼和痛苦。該成語中的“摘”指的是摘取,剜心則是指剜取心臟,兩者結合在一起形容了一種非常殘忍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惡人、暴君等極其殘忍的行為。可以用來描述某人對他人的惡意傷害或者對某事的極端殘忍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文獻《史記》中的一段故事。故事中,趙高是秦國時期的一個權臣,他非常殘忍和暴虐。有一次,趙高看到一只蝴蝶飛過,就命令手下將蝴蝶的膽剖開,心取出來。這個故事讓人們對趙高的殘忍行為印象深刻,后來就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摘膽剜心的結構是動賓短語,其中“摘膽”和“剜心”都是動作,用來形容一種非常殘忍的行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惡霸對待人民的方式簡直像是摘膽剜心。
2. 他的手段太毒辣了,簡直是摘膽剜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字面意思與殘忍的行為形象聯系起來,形成鮮明的視覺形象,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中國古代的殘酷故事,如《史記》中的其他故事,以及其他相關的成語和詞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欺負小貓咪的行為簡直像是摘膽剜心。
2. 初中生:那個兇惡的犯罪分子對受害者實施了摘膽剜心的酷刑。
3. 高中生:小說中的反派角色對主人公進行了摘膽剜心的報復。
4. 大學生:這個殘暴的統治者用摘膽剜心的手段來壓制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