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俵
基本解釋
貸給。 宋 司馬光 《奏為乞不將米折青苗錢狀》:“今將陳色白米,每斗細作見錢七十五文,若折計作小麥價錢支俵,每斗四十文,共折計得小麥一斗八升七合半?!?宋 蘇轍 《論蜀茶五害狀》:“假令米石八百錢,即作一貫支俵,仍勒出息二分?!?/p>
成語(Idiom):支俵(zhī liáng)
發(fā)音(Pronunciation):zhī li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無法支撐或支持,形容力量不足或經(jīng)濟困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支俵原指用來稱量貨物的木制秤盤,后來引申為指無法支撐或支持。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一種力量不足或經(jīng)濟困難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個人、團體或國家在經(jīng)濟、軍事或其他方面力量不足、無法應對困境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jù)說,這個成語源自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故事中,一個人在市場上賣瓷器,他的收入非常微薄,只夠維持基本生活。有一天,他想要買一塊玉石,但他的經(jīng)濟狀況不允許他這樣做。他只好用他的秤盤來稱量他的瓷器,希望能夠得到足夠的錢來購買玉石。然而,他發(fā)現(xiàn)他的秤盤已經(jīng)不能支撐住他的瓷器了,因為他的經(jīng)濟狀況太差了。從此以后,人們用“支俵”來形容力量不足或經(jīng)濟困難。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jié)構(gòu)。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經(jīng)濟狀況很差,每個月只能勉強維持生活,真是支俵難持。
2. 這個國家的軍事力量不足,無法應對外部威脅,真是支俵不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支俵”這個成語想象成一個秤盤,秤盤上放著一些物品,但是秤盤已經(jīng)無法支撐住這些物品了,因為它力量不足。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經(jīng)濟、力量不足相關(guān)的成語,如“力不從心”、“窮途末路”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零花錢很少,每個月只能買一些便宜的玩具,真是支俵不援。
2. 初中生:我們班級的經(jīng)費很少,無法購買足夠的教學材料,真是支俵難持。
3. 高中生:我們學校的圖書館藏書數(shù)量有限,無法滿足學生們的需求,真是支俵不援。
4. 大學生:我經(jīng)濟拮據(jù),無法支付高昂的學費,真是支俵難持。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支俵”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