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說
基本解釋
(1).記其所說。《漢書·王莽傳上》:“網羅天下異能之士,至者前后千數,皆令記説廷中,將令正乖繆,壹異説云。”《資治通鑒·漢平帝元始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令各造廷中而記其説也。”
(2).記誦講說。《古尊宿語錄·云門匡真禪師廣錄上》:“若是初心后學,直須擺動精神,莫空記説。”
成語(Idiom):記說(jì shuō)
發音(Pronunciation):jì shu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記住并傳達要說的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記說是指記住并傳達要說的話。這個成語強調了記憶和傳達信息的重要性。它提醒人們要認真記住別人的話并準確傳達給他人,以避免誤解和誤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記說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們對重要信息的記憶和傳達。它可以用在各種場景中,比如在學校里學習知識時,記住老師的教導并傳達給同學;在工作中,記住上級的指示并傳達給下屬;在日常生活中,記住朋友的話并傳達給其他朋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記說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成公十年》中。當時,齊國的公子重耳因為受到了王父的懷疑,被迫離開齊國。在離開之前,他告訴了他的朋友管仲一些重要的事情,并囑托他記住并傳達給齊國的人民。管仲記住了重耳的話,并在重耳離開后,準確地傳達給了齊國的人民,使得重耳的計劃得以順利進行。從此以后,人們就用“記說”來形容記住并傳達重要信息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記說了老師的話給大家聽。
2. 我會記說你的囑托,不會讓你失望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記說”與記憶和傳達相關的場景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自己正在學習時,記住老師的話并傳達給同學,或者在工作中記住上級的指示并傳達給下屬的情景,這樣能夠更加深刻地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記憶和傳達相關的成語,比如“記憶猶新”、“言傳身教”等,可以進一步豐富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記說了老師的話給媽媽聽。
2. 初中生:我會記說老師的教導給同學們聽。
3. 高中生:他記說了老師的建議給班級里的同學們聽。
4. 大學生:我會記說導師的指導給實驗室的其他同學們聽。
5. 成人:我記說了領導的話給公司的員工們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