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瘠義肥辭(jí yì féi cí)
發音(Pronunciation):jí yì féi c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文字瘦弱,不夠豐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瘠義肥辭是指文字貧瘠,不夠豐滿,形容語言表達不夠生動、豐富或者內容貧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批評文筆貧乏、語言干澀、表達乏味的情況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南朝宋代陸機的《文賦》。陸機是一位文學家,他在《文賦》中寫道:“夫瘠義肥辭者,言豐不實,辭贍不質。”意思是說,文字過于空洞華麗,內容卻貧乏,辭藻豐富而不實在。從此,人們用“瘠義肥辭”來形容文字貧瘠,不夠豐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瘠義肥辭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別是“瘠”、“義”、“肥”和“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瘠義肥辭,聽起來毫無實質性的內容。
2. 這篇文章瘠義肥辭,讀起來讓人感到乏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非常瘦弱,只有皮包骨頭,而他的言辭卻異常華麗,充滿了辭藻,形成了瘠義肥辭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文字貧瘠的成語,如“言之不鑿鑿”、“空洞無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作文瘠義肥辭,沒有真實的內容。
2. 初中生:這篇文章瘠義肥辭,讀起來毫無意義。
3. 高中生:他的演講瘠義肥辭,聽起來沒有說服力。
4. 大學生:這部小說瘠義肥辭,讀起來缺乏情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