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蠒
基本解釋
冰繭。蠒,同“ 繭 ”。《類說》卷五七引 宋 王琪 《秋蓮》詩:“蠶寒冰蠒瘦,蜂老露房空。”
成語(Idiom):冰蠒(bīng jiǎn)
發音(Pronunciation):bīng ji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不講理、冷酷無情、冷漠無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冰蠒,是由“冰”和“蠒”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冰,指的是冷冰冰的冰塊,蠒,指的是蛇的一種。冰蠒的意思是冷酷無情,形容人對待事物冷漠無情,沒有任何感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冰蠒多用于形容人的態度、情感冷漠無情的場景。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對待他人的態度冷酷無情,或者某人處理問題時沒有任何感情色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冰蠒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項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在對嬴政(即劉邦)的爭斗中失敗后,被迫退到烏江邊。這時,項羽的部下勾踐來勸他投降,但項羽卻回答說:“人生寄意,豈在長生?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既與萬物為一,又將何求?況復患乎天擇人乎?”項羽的這番話表明了他對世事的冷漠無情,因此,后人用“冰蠒”來形容人的態度冷酷無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其中“冰”是形容詞,表示冷冰冰的;“蠒”是名詞,表示一種蛇。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待朋友總是冷漠無情,真是個冰蠒之人。
2. 老板對員工的要求非常苛刻,完全是個冰蠒之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冷酷無情的人,他的心就像冰一樣冷冷的,而他的眼睛則像蛇一樣冷漠無情。通過形象化的記憶,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冷漠無情相關的成語,例如“冷嘲熱諷”、“冷若冰霜”等,以加深對這類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心像冰蠒一樣冷,從來不幫助別人。
2. 初中生:老師對我們總是冷漠無情的,從不關心我們的困難。
3. 高中生:他在競賽中對待對手非常冰蠒,毫不留情地擊敗了他們。
4. 大學生:面對困難,我們不能像冰蠒一樣冷漠無情,而是要勇敢面對并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