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祠
基本解釋
(1). 宋 時,高級官員老病不宜任事者,請求賜予“奉祠”之職,以享受其俸祿。 宋 陸游 《與汪郎中啟》:“去 蜀 歸 吳 ,已侵尋於晚境;乞祠得郡,尚記録於明時。”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洪君疇》:“乃令堂自陳乞祠,除職予郡。”
(2).指自請退職。 陶牧 《偕吳門諸寓公探梅鄧尉作》詩:“便欲乞祠從 鄧尉 ,落英長與薦氍毹。”
成語(Idiom):乞祠
發音(Pronunciation):qǐ c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討要廟宇的人,比喻不務正業、好逸惡勞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乞祠中的“乞”是指乞討,祠是指廟宇。乞祠原指討要廟宇的人,后來引申為指不務正業、好逸惡勞的人。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了那些不努力工作、只會索取而不愿意付出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乞祠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懶惰、不肯努力工作而只會索取的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故事、文章中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乞祠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相傳,春秋時期的楚國有一個人因為懶惰好逸惡勞,整天不務正業,只想著討要廟宇。有一天,他來到一座廟宇前乞討,廟里的和尚告訴他:“廟宇是供奉神靈的地方,你身上沒有像樣的衣服,怎么能進去呢?”乞祠聽了后非常生氣,認為自己只要討要廟宇就行,根本不需要準備什么。但當他進入廟宇時,卻被神靈懲罰,使他一生都無法離開廟宇。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不努力工作、只會索取而不愿意付出的人最終會受到懲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乞祠的結構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乞和祠。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游手好閑,真是個乞祠之徒。
2. 這個公司不歡迎乞祠,只歡迎努力工作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乞祠與懶惰、索取相聯系來記憶。想象一個人整天不務正業,只會乞討廟宇,不愿意付出努力工作,這樣就能夠記住乞祠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努力工作、奉獻精神相關的成語,如“勤勞致富”、“勤學苦練”等,以提升自己的工作態度和價值觀。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整天不學習,就像個乞祠一樣。
2. 初中生:那個同學總是不參加活動,真是個乞祠之徒。
3. 高中生:他只會索取,從不愿意付出,簡直就是個乞祠。
4. 大學生:我不想成為乞祠,所以我要努力奮斗。
5. 成年人:我們不能成為乞祠,要勤勞工作,創造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