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靄
成語(Idiom):杳靄(yǎo ǎi)
發音(Pronunciation):yǎo ǎ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天空或遠方的景色模糊、朦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杳靄是由“杳”和“靄”兩個漢字組成,其中“杳”表示遠,遙遠,而“靄”表示云霧、朦朧。杳靄形容天空或遠方的景色因云霧而模糊、朦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杳靄一詞常用于描繪大自然的景色,尤其是山水景觀。也可以用于比喻形容事物模糊、不清晰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杳靄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衛風·氓》中:“杳杳冥冥,行者尋行。”這句詩描繪了一個行人在迷霧中尋找方向的情景。后來,人們將“杳杳冥冥”中的“杳杳”改為“杳靄”,用來形容天空或遠方景色的朦朧模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杳靄屬于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山間的杳靄使得整個景色顯得神秘而美麗。
2. 在霧靄彌漫的早晨,大街上的行人都穿著厚厚的外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杳靄”與“遙遠的云霧”聯想,形象地想象出遠方的景色因云霧而模糊朦朧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杳靄相關的詞語,如“杳然”、“杳無音信”等,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山上的杳靄使得我們看不清楚山頂的景色。
2. 初中生(13-15歲):在霧靄彌漫的早晨,我迷失了方向,只能看見杳靄中的道路。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未來像杳靄一樣朦朧不清,他不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
4. 大學生(19歲及以上):那個城市的記憶已經被時間的杳靄所掩蓋,我已經不再認識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