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
基本解釋
(1).帝王之母。《漢書·諸侯王表序》:“﹝ 王莽 ﹞因母后之權,假 伊 周 之稱,顓作威福廟堂之上,不降階序而運天下。” 晉 葛洪 《抱樸子·吳失》:“秉維之佐,牧民之吏,非母后之親,則阿諂之人也。” 蔡東藩 《慈禧太后演義》第四十回:“尊太后為太皇太后,兼祧母后為皇太后,已有明喻頒發。”
(2).泛稱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三國志·魏志·后妃傳序》:“ 漢 制,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帝妃曰皇后,其餘內官十有四等。 魏 因 漢 法,母后之號,皆如舊制。”
英文翻譯
1.queen mother
成語(Idiom):母后
發音(Pronunciation):mǔ h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母親的地位高于妻子的丈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母后一詞源自于古代儒家思想中的家庭倫理觀念,強調母親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意味著在家庭中,母親的地位高于丈夫的妻子,丈夫應該尊重和服從母親的意見和決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母后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家庭中的權威結構,強調母親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權威。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丈夫對母親非常尊敬,順從和依賴的態度。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家庭中母親的決策和意見對其他成員有決定性影響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母后一詞最早出現在《論語·述而》一章中。孔子的弟子曾問孔子:“吾父之母,莫非庶人也,子道則不行,子不道則嚞不食。”(我的父親的母親是庶人出身,如果按照子道行事,她就不會得到食物。)孔子回答說:“母而無矢,非禮也。”(母親沒有箭,這是不合禮的。)這個對話強調了母親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成為了母后一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母后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母”表示母親,“后”表示地位高于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妻子的態度總是非常恭敬,可見他是個非常懂得“母后”之道的人。
2. 在這個家庭中,母后的話語權是最高的,大家都會尊重她的決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母后”這個成語可以通過聯想母親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權威。可以想象一個家庭中,母親坐在家庭的最高寶座上,丈夫和其他家庭成員都圍繞著她,表示尊敬和服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母親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儒家思想中的家庭倫理觀念,以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家庭價值觀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爸爸非常尊敬我奶奶,他總是說她是我們家的“母后”。
2. 初中生:在中國傳統家庭中,母親的地位通常是“母后”,丈夫要尊重她的決定。
3. 高中生:在這個家庭中,母后的話語權是最高的,她的決策對我們家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