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長
成語(Idiom):博長
發音(Pronunciation):bó ch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博學多才,知識淵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一個人學識廣博,才能出眾,能夠涉獵多個領域,具有深厚的知識儲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學識廣博,才能出眾,也可用于自嘲或自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戰國時期的魯國。魯國有一個叫公輸般的人,他聰明才智出眾,博學多才,被譽為“博長”。公輸般曾經在魯國的宴會上與孔子交流,孔子非常欣賞他的才能和學識,稱贊他為“博長”。從此,這個成語就流傳開來,用來形容學識廣博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博長,不僅精通歷史文化,還擅長音樂和繪畫。
2. 雖然他年紀輕輕,但他的學識博長,深得老師的贊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高山之巔,俯瞰著整個世界,象征著他的學識廣博,視野開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學識、才能相關的成語,如博聞強記、才高八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老師說,要像一位博長一樣,多讀書多學習,才能變得聰明。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將來能成為一位博長,掌握多種技能。
高中生:他不僅學習成績優秀,還參加了各種比賽,真是一位博長。
大學生:在大學里,我們要不斷充實自己,努力成為一位博長,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