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
基本解釋
◎ 水母 shuǐmǔ
[jellyfish] 泛指各種海棲的漂游的腔腸動物,通過有性生殖構成水螅水母類(hydrozoans)和缽水母類(scyphozoans)
水母一類海洋動物的含水量高達百分之九十五。——《海洋與生命》
英文翻譯
1.scaleph; jellyfish; jelly; blubber; medusam; medusa; {無脊椎} medusa; medus-; medusi-
詳細解釋
(1).水神。《楚辭·王褒<九懷·思忠>》:“玄武步兮水母,與吾斯兮南榮。” 王逸 注:“天龜水神,侍送余也。” 明 陶宗儀 《輟耕錄·淮渦神》:“ 泗州塔 下,相傳 泗州大圣 鎖水母處,繆也。”
(2).道教修煉術語。《參同契》卷上:“金為水母,母隱子胎。水者金子,子藏母胞。”此指以金屬煉金丹。《胎息經》“胎從伏氣中結” 幻真先生 注:“世人以陰陽氣相感結於水母,三月胎結,十月形體具而能生人。修道者常伏其炁(氣)於臍下。守其神於身內,神氣相合而生玄胎,玄胎既結,而生自身。”此指運氣煉內丹,即氣功。
(3).腔腸動物。形似傘,傘蓋下中央有口,傘蓋周圍有很多觸手。種類很多,如海月水母、海蜇等。 宋 梅堯臣 《蝦》詩:“宮簾織以鬚,水母憑為目。”
成語(Idiom):水母(shuǐ jū)
發音(Pronunciation):shuǐ j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無所事事,無所作為,像海洋中的水母一樣漂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水母是一種海洋生物,沒有脊椎骨骼,沒有方向感,只能被動漂浮在海水中。因此,“水母”成語用來形容人沒有目標、沒有計劃,無所事事,無所作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批評或諷刺某人無所事事,缺乏進取心和行動力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組織或團體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計劃,缺乏活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據說,古代有一位懶惰的人,整天無所事事,只是漫無目的地在家中閑逛。有一天,他看到了海邊的水母,覺得它們無憂無慮地漂浮在海水中,也想效仿它們,過著悠閑的生活。于是,人們就用“水母”來形容這種無所事事、無所作為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無所事事,真是個水母。
2. 這個公司缺乏明確的目標和計劃,變成了一個水母。
3. 別再像水母一樣漂來漂去了,要積極行動起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水母”想象成一個漂浮在海水中的生物,沒有方向感,沒有目標。想象一個人整天無所事事,像水母一樣漂浮在生活中,沒有任何行動力和目標。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無所作為”、“游手好閑”等,來擴展對無所事事狀態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想變成一個水母,我要努力學習!
2. 初中生:他整天無所事事,就像個水母一樣。
3. 高中生:我不想在大學期間成為一個水母,我要積極參加各種活動。
4. 大學生:她整天只知道玩游戲,真是個水母。
5. 成年人:別再像水母一樣無所事事了,要找到自己的目標并努力去實現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