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憒
成語(Idiom):亂憒(luàn kuì)
發音(Pronunciation):luàn k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情雜亂無章,無法理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亂憒是一個漢語成語,由“亂”和“憒”兩個字組成。亂表示事物無序、混亂,憒表示困惑、迷茫。亂憒形容事情雜亂無章,無法理清,使人感到困惑和無所適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亂憒常用于形容思維混亂、事情紛亂無序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工作或學習中的困惑和迷茫,也可以用來形容生活中的混亂和無法解決的問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亂憒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形容項羽在攻城時,城中的守軍抵抗得很頑強,使得攻城的士兵感到困惑和無所適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亂憒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的進展一直很亂憒,我們需要重新規劃。
2. 考試前的準備工作太亂憒了,我都不知道從何開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亂憒”聯想為一個人在亂糟糟的房間中迷茫地四處張望,無法找到出路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含有“亂”和“憒”字的成語,如“亂七八糟”、“憒怵”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教室里的書桌和書包都亂憒一團,找不到東西。
2. 初中生(14歲):學校里的課程表安排得太亂憒了,每天都忙得不知道該做什么。
3. 高中生(17歲):考試前的復習資料太亂憒了,整理起來很費勁。
4. 大學生(20歲):社團活動的策劃過程很亂憒,需要重新規劃。
5. 成年人(30歲):工作中的事務太多,整個部門都亂憒一團,需要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