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積
成語(Idiom):沉積
發音(Pronunciation):chén j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沉積物在水或空氣中逐漸沉淀下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沉積是地質學中的術語,指地表或水體中的顆粒物質逐漸沉淀下來形成沉積物的過程。在成語中,沉積比喻事物逐漸積累、堆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一些事物或問題在長時間內逐漸積累、堆積起來的情況,特別是負面的或不好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沉積”源于地質學的術語,最早出現在《春秋繁露·內篇·藏形》一書中。由于沉積是一種自然的地質過程,因此成語中的“沉積”也被引申為事物積累的過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動詞“沉積”和賓語“事物”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些年來,他的壞習慣不斷沉積,已經變得難以改變了。
2. 長時間的工作壓力和疲勞會沉積成身體的疾病。
3. 不良行為和思想的沉積會給人的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關聯詞義來記憶。將“沉積”與“積累”聯系起來,想象一種物質在水或空氣中逐漸沉淀下來的過程,以及事物在時間上逐漸積累的過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地質學中的沉積過程,以及相關的地質現象和研究方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沉積是水中的小石頭一點一點地沉下去。
2. 初中生(13-15歲):我的壞習慣已經沉積成了一座大山,我需要努力改變。
3. 高中生(16-18歲):長時間的學習壓力會沉積成心理問題,我們要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社會經驗的沉積是我們成長的重要部分,它塑造了我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