鱉石
成語(Idiom):鱉石 (biē shí)
發(fā)音(Pronunciation):biē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性格倔強固執(zhí),不肯屈服或改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鱉石”比喻人固執(zhí)、不聽勸告,像鱉一樣不肯改變。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那些堅持己見,不愿接受別人意見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固執(zhí)己見的人,也可以用來提醒人們要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不要固執(zhí)己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古代有一只鱉被困在一塊大石頭下面,其他的鱉勸告它放棄,但它卻固執(zhí)地認為自己能夠掙脫。最終,這只鱉不僅沒有掙脫,反而被其他鱉嘲笑。這個故事后來就被人們用來形容那些固執(zhí)己見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真是個鱉石,一點都不聽別人的勸告。
2. 我勸他不要再堅持了,可他還是鱉石一樣,不肯改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鱉石”與堅硬的石頭形象聯(lián)系起來,想象一個固執(zhí)的人被困在石頭下面,無法改變自己的想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固執(zhí)己見相關的成語,如“癡心妄想”、“一意孤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鱉石,從來不聽老師的話。
2. 初中生:我勸他不要那么鱉石,可他還是固執(zhí)地堅持自己的觀點。
3. 高中生:他的鱉石性格讓他失去了很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