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害
成語(Idiom):暴虐無道(bào nüè wú dào)
發音(Pronunciation):bào nüè wú d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殘暴兇惡,無法無天,對人民或他人施加極度的暴力和傷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暴虐無道是指統治者或者某些人采取殘暴的手段,無視法紀和道德,對待人民或他人進行極度的暴力和傷害。這個成語強調了暴力行為的兇惡和殘暴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暴虐無道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殘暴兇惡,對人民或他人施加極度暴力和傷害的統治者、暴徒或犯罪分子。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人行事無法無天,無視法紀和道德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暴虐無道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記載了春秋時期魯國的國君桓公對待百姓的殘暴行為。桓公統治期間,百姓生活困苦,他任意征收重稅,對百姓進行殘酷的壓迫和剝削。后來,桓公的統治遭到了抵抗,他的殘暴行為也被后人所詬病,成為了暴虐無道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暴虐無道是由“暴虐”、“無”和“道”三個詞組成的。其中,“暴虐”表示殘暴兇惡,“無”表示沒有,沒有道德規范,“道”表示道德和法紀。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的統治者暴虐無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2. 那個犯罪分子對受害者暴虐無道,令人發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殘暴兇惡的人在道德和法紀的底下,對人民或他人進行極度的暴力和傷害,形成了暴虐無道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成語,如“虐政”、“暴戾恣睢”等,來擴展對于暴虐行為的理解和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個壞人對小動物暴虐無道,太可怕了!
2. 初中生:這個暴君統治者對百姓暴虐無道,令人憤怒。
3. 高中生:歷史上有很多暴虐無道的獨裁者,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
4. 大學生:我們應該堅決反對一切暴虐無道的行為,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