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初
基本解釋
原初;原始。常指古代淳樸之風。 宋 司馬光 《稷下賦》:“誠能撥去浮末,敦明本初,修先王之典禮,踐大圣之規模,德彼品物,威加海隅。” 清 魏源 《偶然吟為和師感興詩而作》之七:“去國日以遠,本初日以還。”
成語(Idiom):本初
發音(Pronunciation):běn c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最初的狀態或階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本指事物最初的狀態或階段,也可指最初的根源、根本。表示事物最初的狀態或起源,強調最初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最初狀態或起源,也可用于形容人的最初心態或本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逍遙游》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本初的含義。故事中,莊子與惠子一同游山玩水,惠子問莊子“本初之情何如?”莊子回答:“我本無情,后來才有了情。”這個故事引申出了“本初”一詞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國家的本初,人民的利益應該是最重要的。
2. 古代醫學家們認為,保持身體的本初狀態是健康的關鍵。
3. 這個問題的本初根源是我們的教育體制存在的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本初”想象成一棵大樹的根部,表示事物的最初狀態或起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了解更多與“本初”相關的成語,如“本末倒置”、“本末得失”等,進一步擴展對該詞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畫畫,這是我本初的愛好。
2. 初中生:我剛開始學習編程,現在正處于編程的本初階段。
3. 高中生:人性本初是善良的,后來受到社會的影響才會變得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