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賞不逾時
發音(Pronunciation):shǎng bù yú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欣賞的時機不能超過適宜的時間,意味著要及時欣賞、珍惜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源自于《史記·李斯列傳》中的一句話:“欲賞者,賞不逾時。”意思是要賞賜的時候,應該在適宜的時間內給予,不能拖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及時賞識他人的才華、品味或者美好事物。也可以用于提醒人們要抓住時機,不要錯過合適的時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朝的李斯。當時,李斯是秦始皇的宰相,他非常重視賞賜,認為賞賜能夠激勵人們的積極性。他在《史記》中強調了賞賜要及時的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賞不逾時的結構是“動詞+不+動詞+時”,表示一個動作不能超過適宜的時間。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很精彩,我們要趕緊給予贊賞,賞不逾時。
2. 這幅畫真美,你應該及時購買,賞不逾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賞不逾時”與“時不我待”進行對比記憶,兩個成語都強調了時間的重要性。可以想象一幅畫作或者一束鮮花,如果你錯過了欣賞的時機,畫作可能會被別人買走,鮮花可能會凋謝,所以要及時賞賜。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意思的成語,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時不我待”等,進一步豐富自己的成語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講的故事真有趣,我們要趕緊聽,賞不逾時。
2. 初中生:這本書很好看,我要趁著假期趕快讀完,賞不逾時。
3. 高中生:老師的講解很深入,我們要及時學習,賞不逾時。
4. 大學生:這次實習機會難得,要好好把握,賞不逾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