譽望
譽望(yù wàng)
發音:yù wàng
基本含義:榮譽和聲望。
詳細解釋:譽望指一個人在社會上所獲得的聲望和榮譽。它是一種通過積極的行為和良好的品德所獲得的社會認可和贊譽。擁有良好的譽望可以幫助個人在職場和社交圈中取得成功,也能夠增加個人的自信和滿足感。
使用場景:譽望這個詞語常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在某個領域或社會地位上所擁有的高度贊譽和尊重。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杰出的學者、有聲望的政治家等。同時,也可以用來描述一個團隊、組織或國家在某個領域或國際舞臺上的聲譽。
故事起源:成語“譽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文化傳統。在古代社會,人們非常注重個人的名譽和聲望,這被視為一種重要的價值觀。因此,有很多關于名譽和聲望的故事被流傳下來,其中一些故事被總結成了成語,如“譽滿天下”。
成語結構:譽望的成語結構是“譽”和“望”兩個字,其中“譽”表示榮譽和贊譽,“望”表示期望和追求。這個結構體現了人們追求榮譽和聲望的心理和行為。
例句:
1. 他以其卓越的成就和無可置疑的道德品質贏得了眾人的譽望。
2. 這個國家在國際舞臺上享有很高的譽望。
記憶技巧:記憶成語“譽望”的技巧是聯想法。可以將“譽”字聯想成古代的王冠,代表榮譽和尊重;將“望”字聯想成遠處的目標,代表追求和期望。通過將這兩個形象進行聯想,可以更容易記住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如果你對“譽望”這個詞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之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譽滿天下”、“名譽”、“聲望”等。同時,也可以了解一些與榮譽和聲望相關的歷史人物和故事,如古代的孔子和現代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他的勤奮和努力贏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譽望。
2. 初中生(13-15歲):他在學術競賽中獲得了第一名,贏得了全校師生的譽望。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領導才能和責任感使他成為學校的學生會主席,贏得了同學們的譽望。
4. 大學生(19-22歲):他在大學期間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贏得了社會的譽望。
希望這個關于“譽望”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詞語。祝你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