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藹
成語(Idiom):暗藹(àn ǎi)
發音(Pronunciation):àn 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光線昏暗,景色朦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環境昏暗,景物不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天色昏暗或環境陰暗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暗藹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物》中,原文是“夫暗藹者,非天之罪也,不在眼也”。成語暗藹的意思是指光線昏暗,景色朦朧。在古代文學中,暗藹一詞多用來形容景色昏暗,比如山水景色模糊,天色昏暗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山雨欲來,天空暗藹,一片黑云籠罩了整個城市。
2. 黃昏時分,夕陽西下,大地顯得暗藹不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將暗藹與昏暗的景象聯系起來,形成記憶的印象。可以想象一個昏暗的山水畫或者暗藹的天空,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光線昏暗、景色朦朧相關的成語,如昏天黑地、朦朧美、黯然失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夜晚的森林里,暗藹的樹林里傳來了蟲鳴聲。
2. 初中生(13-15歲):在雨天行走,天空暗藹,感覺整個世界都變得朦朧起來。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心情低落,整個世界都變得暗藹不清。
4. 大學生及以上:夜晚的大海,波濤洶涌,天空暗藹,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