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數
基本解釋
(1).人數。《管子·度地》:“案家人比地,定什伍口數。”《商君書·墾令》:“以商之口數使商,令之廝、輿、徒、重者必當名,則農逸而商勞。”《漢書·高帝紀下》:“令諸侯王、通侯常以十月朝獻,及郡各以其口數率。”
(2).指口數粥。 宋 范成大 《臘月村田樂府·口數粥行》:“大杓轑鐺分口數,疫鬼聞香走無處。” 宋 周密 《武林舊事·歲晚節物》:“二十四日,謂之‘交年’,祀灶用花餳米餌,及燒替代,及作糖豆粥,謂之‘口數’。”參見“ 口數粥 ”。
成語(Idiom):口數
發音(Pronunciation):kǒu s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語中的數字和計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口數是指在言語表達中所涉及到的數字和計算。這個成語強調了言語的重要性,以及數字和計算在交流中的作用。口數不僅僅是指簡單的數字,還包括了計算、統計等概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口數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口才和說話的能力,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數字和計算的熟練程度。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在說話或者計算方面的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口數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鶴鳴》中,原句為“口數豪,言不文。”。口數豪指的是說話的能力很強,但言辭不文雅。后來,這個成語逐漸被引申為指言語中的數字和計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口數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口”和“數”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口數很好,能夠用簡單的語言清晰地表達復雜的概念。
2. 這個學生的口數不錯,經常能夠在課堂上迅速回答老師的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口數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口若懸河,同時手指不停地做計算,以強調這個成語中的“口”和“數”。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來拓展對口數的理解。例如,可以學習與數字和計算相關的成語,如“數落”、“口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口數很好,可以快速背誦乘法口訣表。
2. 初中生:他的口數很差,經常算錯數學題。
3. 高中生:她的口數很強,可以在辯論賽中迅速反駁對方的觀點。
4. 大學生:這個教授的口數很出色,講解復雜的概念非常清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