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昭昭在目
發音(Pronunciation):zhāo zhāo zài m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明顯可見,非常清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事物的特征或情況非常明顯,以至于無需多言即可看到或了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明顯特征或情況,也用于形容事實明擺著、不容否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記載了一個故事。春秋時期,晉國國君僖公在位時,有一次他游覽國內,看到了一座山,山上長滿了參天的大樹,非常壯觀。僖公看到后,感嘆道:“這山上的大樹真是昭昭在目啊!”意思是說這些大樹非常顯眼,不用多言即可看到。后來,人們通過這個故事將“昭昭在目”用作成語,用來形容事物非常明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昭昭在目為形容詞詞組,由兩個相同的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那個問題的答案昭昭在目,你不需要再猶豫。
2. 她的謊言昭昭在目,沒有人相信她的借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昭昭在目”與“照照在目”相對應,形象地表示事物非常明顯,就像是照在眼前一樣清晰可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昭昭在目”相關的成語,如“目瞪口呆”、“目不轉睛”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錯誤昭昭在目,老師一眼就發現了。
2. 初中生:歷史上的事實昭昭在目,我們要從中吸取教訓。
3. 高中生:這篇文章的觀點昭昭在目,作者的意圖清晰可見。
4. 大學生:這個社會問題的根源昭昭在目,需要我們共同努力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