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棱
基本解釋
亦作“ 方楞 ”。方正有棱角。喻剛正不阿。 晉 葛洪 《抱樸子·刺驕》:“君子能使以亢亮方楞,無黨於俗。” 晉 葛洪 《抱樸子·漢過》:“柔媚者受崇飾之祐,方稜者蒙訕棄之患。”
成語(Idiom):方棱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lé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性格剛直、堅強,不屈服于困難和壓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棱這個成語由“方”和“棱”兩個字組成。方指正直、直截了當,棱指堅強、剛毅。方棱形容一個人的性格直爽、堅強不屈,不畏困難和壓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棱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或行為態度。當某人面對困難或壓力時仍然堅持自己的原則、勇敢面對,我們可以說他/她是一個方棱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根據文獻記載,方棱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當時,項羽是劉邦的對手,他帶領軍隊與劉邦作戰。在一次戰斗中,項羽的軍隊被劉邦的軍隊困在了巨鹿城中。盡管面臨困境,項羽仍然堅持自己的信念,不屈服于困難和壓力,展示出了方棱的性格。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方棱”的結構是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方棱的人,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堅持自己的原則。
2. 在面對挑戰時,我們應該像方棱一樣,堅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目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方棱”??梢韵胂笠粋€正方形的棱角分明,堅固不易折斷,代表著一個人堅強、直爽的性格。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堅強、直爽性格相關的成語,例如“剛正不阿”、“義薄云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是一個方棱的人,不怕別人欺負他。
2. 初中生(13-15歲):她的性格非常方棱,從不追求虛榮和表面的東西。
3. 高中生(16-18歲):面對升學的壓力,他展現出了方棱的品質,堅持自己的夢想。
4. 大學生(19-22歲):作為學生干部,他必須要有方棱的性格,能夠公正處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