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帑
基本解釋
國庫的錢財。 宋 蘇舜欽 《覽含元殿基》詩:“橫賜傾中帑,窮奢役九垓。” 元 袁裒 《遠游聯句》:“駞峯出天廚,褭蹏錫中帑。”
成語(Idiom):中帑
發音(Pronunciation):zhōng t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一個人的心思、行為不正直,不誠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中帑是由“中”和“帑”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中”指的是心思,內心;“帑”指的是藏匿、藏起來。中帑的意思是指一個人的心思、行為不正直,不誠實,常常隱藏真實的意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中帑這個成語多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心思不可捉摸,善于隱藏真實意圖的情況??梢杂脕硇稳菽橙嗽谀硞€事件中表現出的不誠實、虛偽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中帑的故事并不多見。根據一些文獻記載,中帑最早出現在《晉書·劉惔傳》中,用以形容劉惔的心思難以琢磨。具體的故事細節已經不可考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中帑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中帑心思讓人捉摸不透。
2. 這個人總是中帑,不敢相信他說的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中帑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心里藏著很多寶藏(帑),但是這些寶藏被中間的隔板(中)所分隔,無法被人發現,因此這個人的心思就像中帑一樣不可捉摸。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誠實、虛偽相關的成語,如“口是心非”、“兩面三刀”等。這些成語都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行為不誠實,具有類似的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中帑行為讓我們不敢相信他的話。
2. 初中生:這個人總是中帑,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
3. 高中生:在面試中,要注意不要表現出中帑的行為,要誠實回答問題。
4. 大學生:有些商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常常使用中帑的手段來欺騙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