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意
基本解釋
猶寄意。 唐 穆員 《為汝州刺史謝上表》:“荒徼未効,記意於勞問之初;愚懇微誠,畢辭於朝賀之次。”
成語(Idiom):記意
發音(Pronunciation):jì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記住、銘記意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記意是指牢牢記住某個事物的含義或意義,使其深深地銘記在心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教育、學習、紀念等場合,強調要深刻理解并牢記所學的知識或經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記意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三年》中,講述了一個叫王子比干的人,因為他堅守正義和忠誠,被殘忍的國君所害。在被殺前,他對自己的兒子說:“父之黨于子,子之黨于人,人之黨于地,地之黨于天。”這句話的意思是父親對子女的愛,子女對他人的愛,人們對土地的愛,土地對天空的愛,意味著要銘記并傳承正義、忠誠的精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記意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記”和“意”兩個字組成,其中“記”為動詞,表示記住;“意”為名詞,表示含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學習不僅要記住知識,更要記意。
2.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記住歷史,銘記那段艱苦的歲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1. 將“記”和“意”兩個字分別與“記住”和“含義”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結。
2. 可以將記意的發音“jì yì”與“記一遍,意一遍”聯想在一起,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記憶相關的成語,如“銘記于心”、“熟能生巧”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記意老師上課講的知識。
2. 初中生:學習英語不僅要記住單詞,還要記意它們的用法。
3. 高中生:歷史課上,老師要求我們要牢牢記住歷史的記意。
4. 大學生:在大學里,我們應該學會記意各種專業知識。
5. 成年人:工作中,我們要時刻記住公司的核心價值觀,牢記其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