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物
成語(Idiom):逝物
發音(Pronunciation):shì w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已經過去或已經消失的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逝物指的是已經過去或已經消失的事物,不再存在或無法挽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逝物常用于形容過去的事情或人物,強調其已經不再存在或無法復原。可以用于表達對過去的懷念、悔恨或遺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逝物的意思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小雅·鹿鳴之什·鹿鳴》:“鹿鳴矣哉,食野之蘋。”其中“鹿鳴”指的是鹿的叫聲,而“食野之蘋”指的是鹿在野外吃草。這句詩的意思是,鹿的叫聲已經消失了,它已經吃完了野草。后來,逝物這個詞逐漸演變成了形容已經過去或已經消失的事物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逝物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固定搭配,表示已經過去或已經消失的事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古城已成為逝物,只留下了一些遺跡。
2. 時間如流水般逝去,逝物不可復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逝物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已經過去的物體或人物在眼前消失,形象地表達逝物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逝物相關的成語,如“逝者如斯”、“逝者如帶”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昨天的游樂園已經逝物了,我好想再去玩一次。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機會已經逝物了,他再也沒有機會參加這個比賽了。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青春歲月已經逝物,他深感時光的流逝。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這個國家的傳統文化已經逝物了,我們應該努力保護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