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氣
基本解釋
◎ 發氣 fāqì
(1) 〈方〉
(2) [be angry]∶發急生氣
這怎么能不讓人發氣
(3) [give vent to one’s anger]∶發泄怒氣;出怨氣
我無緣無故能發氣嗎
詳細解釋
(1).呼出氣息。《儀禮·聘禮》:“下階,發氣怡焉,再三舉足又趨。” 鄭玄 注:“發氣,舍息也。” 賈公彥 疏:“今既授玉降階,縱舍其氣,怡然和悅也。”
(2).發脾氣,生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二回:“此刻聽説總辦在那里發氣呢。” 沙汀 《在其香居茶館里》:“你發氣做什么啊,都不是外人。” 許杰 《炎夏小記》:“這是很使人發急,又使人發氣的事。”
(3).指氣功師發放外氣。《新華文摘》1990年第2期:“對流感病毒及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氣功發氣十多分鐘,可對病毒起到抑制作用,對癌細胞也有殺傷作用。”
發氣(fā qì)
發音(Pronunciation):fā q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因受到委屈、憤怒、不滿等情緒而產生怒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發氣是由“發”和“氣”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發”表示情緒的發泄,而“氣”表示憤怒、不滿等情緒。發氣指因受到委屈、憤怒、不滿等情緒而產生怒氣,表達內心的不滿和不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發氣常用于描述人們在遭受不公平待遇或受到委屈時產生的憤怒情緒。可以用來形容個人或群體在面對不公平的待遇時的憤怒反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發氣的起源故事并不明確,但它在漢語中的使用非常廣泛。在古代社會,人們常常面臨各種各樣的不公平待遇,因此發氣成為了一種常見的情緒表達方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發氣”的結構是“動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不禁發了一陣氣。
2. 她因為遭到了冒犯,忍不住發了一肚子的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發氣”與受到委屈或憤怒的情緒聯系在一起進行記憶。可以想象自己或他人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時產生憤怒的情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更多與情緒表達相關的成語,如“發火”、“發怒”等,來擴展對情緒表達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被同學捉弄了,心里很不開心,發了一肚子的氣。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不公正地批評了我,我當時就發了一陣氣。
3. 高中生(16-18歲):面對班級內部的不公平待遇,我忍不住發了一肚子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