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息
基本解釋
◎ 止息 zhǐxī
(1) [cease]∶停止
黃昏時雨才止息
(2) [suppress]∶平息
止息干戈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cease; stop; pause of breathing
詳細解釋
(1).休息;住宿。《楚辭·離騷》:“步余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史記·儒林列傳》:“﹝ 伏生 ﹞行常帶經,止息則誦習之。” 宋 蘇軾 《記游松風亭》:“余嘗寓居 惠州 嘉佑寺 ,縱步 松風亭 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
(2).停止;停息。《史記·孟嘗君列傳》:“今天雨,流子而行,未知所止息也。”《漢書·循吏傳·龔遂》:“郡中皆有畜積,吏民皆富實。獄訟止息。”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五:“自是災厲止息,百姓遂大事之。” 清 劉大櫆 《<郭昆甫時文>敘》:“余觀 昆甫 特立之志,方進取於古人,而未有止息。” 冰心 《山中雜記》九:“這聲音直到黃昏才止息。”
(3).古琴曲名。《文選·嵇康<琴賦>》:“若次其曲引所宜,則《廣陵》《止息》,《東武》《太山》,《飛龍》《鹿鳴》,《鵾雞》《游弦》。” 李善 注:“《廣陵》等曲,今并猶存,未詳所起。” 唐 無名氏 《大唐傳載》:“ 韓太保 皋 生知音律,嘗觀客彈琴為《止息》,乃嘆曰:‘妙哉! 嵇生 之音也!為是曲也,其當 魏 晉 之際乎?《止息》與《廣陵散》同出而異名也。其音主商。’” 元 耶律楚材 《彈<廣陵散>終日而成因賦詩五十韻》:“清旦炷幽香,澄心彈《止息》。”
成語(Idiom):止息(zhǐ xī)
發音(Pronunciation):zhǐ x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停止、結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止息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指的是某種活動或狀態的停止或結束。它可以用來形容一種行動、聲音、爭吵、糾紛等的停止,也可以指某種情緒、痛苦或困擾的結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止息這個成語可以在各種場合中使用,例如:
1. 描述某種活動的結束:比如“戰斗止息”、“雨停了,風也止息了”。
2. 形容某種聲音或噪音的停止:比如“嘈雜的聲音終于止息了”。
3. 描述某種糾紛或爭吵的結束:比如“經過調解,雙方的糾紛終于止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止息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當時,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為了鞏固統治,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焚書坑儒,以消除異己思想。這個行動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和反對聲音。然而,秦始皇并沒有因此而改變主意,他堅持自己的決定,不再聽取任何反對的聲音,使得這些爭議和反對逐漸止息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止息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止”是動詞,表示停止、結束,“息”是名詞,表示停止、休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雷雨過后,風雨漸止,大自然的怒吼終于止息了。
2. 經過雙方的協商,這場糾紛終于止息了。
3. 小孩的哭聲終于止息了,整個屋子恢復了寧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止息這個成語可以使用以下技巧:
1. 將成語的兩個字分開記憶,首先記住“止”字的意思是停止、結束,然后再記住“息”字的意思是休息。
2. 可以將成語與具體的場景聯系起來,想象一場嘈雜的爭吵在經過調解后逐漸停止,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止息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相關的成語和詞語,比如“停止”、“休息”、“結束”等,以擴大你的詞匯量和語言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下了幾天的雨,終于止息了,我們可以出去玩了。
2. 初中生:考試結束后,學校里的緊張氣氛終于止息,同學們都松了一口氣。
3. 高中生:經過多次協商,雙方的矛盾終于得到了解決,爭吵也終于止息了。
4. 大學生:經過幾年的奮斗,他終于在事業上取得了成功,生活的困擾也逐漸止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