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然
基本解釋
決然;全然。 元 鄭光祖 《后庭花》第二折:“小人并然不敢,若有證見,小人便當罪。” 元 無名氏 《延安府》第三折:“我做甚么打死人來,我不跪,并然不干我事。”《水滸傳》第二六回:“ 何九叔 道:‘小人并然不知前后因地,忽于正月二十二日在家,只見開茶坊的 王婆 來呼喚小人殮 武大郎 尸首。’”
成語(Idiom):并然
發音(Pronunciation):bìng r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表示兩種事物或情況同時發生或同時存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并然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并”表示同時或一起,第二個字“然”表示發生或存在。并然表示兩種事物或情況同時發生或同時存在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并然常用于描述兩個或多個事物或情況同時發生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兩個人同時做出同樣的行動,或者兩個事件在同一時間發生。例如,可以用來形容兩個人同時說出同樣的話,或者兩個人在同一時間內做出同樣的決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并然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中。故事中,魯國的昭公在會見晉國使者時,他們同時向昭公行禮,昭公說:“并然。”意思是兩個人同一時間行禮,表達了昭公對晉國使者的贊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并然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兩個人同時說出了同樣的話,真是并然。
2. 他們兩個人竟然在同一時間內做出了同樣的決定,真是太巧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并然拆分為兩個部分進行記憶。并可以理解為“一起”或“同時”,然可以理解為“發生”或“存在”。可以聯想到兩個人同時發生或同時存在的情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表示同時發生的成語,如“同日而語”、“同舟共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我的朋友并然地走進了教室。
2. 初中生:他們兩個人同時完成了作業,真是并然。
3. 高中生:我們班級的同學在同一時間內報名參加了志愿者活動,真是并然的巧合。
4. 大學生:他們兩個人竟然在同一時間內提交了相同的論文,真是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