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害
基本解釋
捍護。《師克盨》:“干害王身,作爪牙。” 郭沫若 《師克盨銘考釋》:“害本蓋之初文,有掩護義,則‘干害’猶謂捍護,意亦可通。” 于省吾 謂干害即“干吾”。參見“ 干吾 ”。
成語(Idiom):干害(gàn hài)
發音(Pronunciation):gàn h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壞人做壞事,對他人造成傷害或危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干害是由“干”和“害”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干有做、從事的意思,害有傷害、危害的意思。干害表示壞人做壞事,對他人造成傷害或危害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干害常用于批評或警示別人不要做壞事,不要傷害他人。也可以用來形容壞人做出的惡劣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干害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晉書·張華傳》中。故事中,張華為了報復自己的仇人,故意放火燒毀了他的房子,造成了他的家人傷亡。這個故事被后人用來形容壞人做壞事,對他人造成傷害或危害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干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干害他人。
2. 這個壞人經常干害無辜的人,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干害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壞人在做壞事,對他人造成傷害或危害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干害相關的成語,如干壞事、害人不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欺負同學是干害。
2. 初中生:那個人為了錢財,不惜干害他人。
3. 高中生:我們要警惕壞人干害社會的行為。
4. 大學生:壞人的干害行為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