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不主皮
成語(Idiom):射不主皮
發音(Pronunciation):shè bù zhǔ p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射箭技術差,沒有命中目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射不主皮是一個描述射箭技術差的成語。其中,“射”指射箭,“不”表示否定,“主”表示命中,“皮”表示靶子的中心。整個成語意味著箭無法命中靶心,射箭技術不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射不主皮常用于形容某人某事技能差,無法達到預期目標。可以用于形容各種技術、技能、表演等方面的不佳表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射不主皮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相傳,春秋時期,齊國有個官員名叫韓康公,他非常喜歡射箭。有一次,韓康公在王宮里設了一個靶子,要求百步之外的射手射中靶心。射手們紛紛射箭,但沒有一個能夠命中靶心,只是射中了皮靶的邊緣。韓康公大失所望,于是用“射不主皮”來形容射手們的箭術差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射箭技術太差了,射不主皮。
2. 這個學生的數學成績一直很差,簡直就是射不主皮。
3. 這個演員的表演水平很低,完全射不主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射不主皮”與射箭技術差勁的形象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射手射箭時,箭無法命中靶心,而是射中了皮靶的邊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射影含沙”、“射人先射馬”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0歲):他的足球射門技術太差了,簡直就是射不主皮。
2. 初中生(11-14歲):這個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很低,簡直就是射不主皮。
3. 高中生(15-18歲):他的乒乓球發球技術太差了,簡直就是射不主皮。
4. 大學生(19-22歲):這個學生的編程能力很差,簡直就是射不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