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魚
基本解釋
(1).即白鰷。 唐 李賀 《感諷》詩之六:“調歌送風轉,杯池白魚小?!?王琦 匯解:“白魚即今之白鯈,長僅數寸,形狹而扁,狀如柳葉,性好羣泳水面。”參見“ 白鰷 ”。
(2).衣服、書籍中的一種蛀蟲。通稱蠹魚?!?a href="/r_ci_c83f710497f4e1471101140cfcfe7837/" target="_blank">爾雅·釋蟲》:“蟫,白魚?!?邢昺 疏:“此衣、書中蟲也。一名蟫,一名白魚,一名蛃魚,《本草》謂之衣魚是也?!?宋 黃庭堅 《次韻元實病目》:“要須玄覽照境空,莫作白魚鉆蠧簡。” 明 徐渭 《春興》詩之六:“描寫 姬姜 三百句,白魚儘飽小巾箱?!?br>(3).麥類中的一種害蟲。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收種》:“取麥種候熟可獲,擇穗大彊者斬,束立場中之高燥處,曝使極燥,無令有白魚,有輒揚治之?!?/p>
英文翻譯
1.blanquillo; tullibee; whitefish
成語(Idiom):白魚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y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經過烹調的魚肉,也比喻沒有經過磨礪、鍛煉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白魚”最早出現在《莊子·天運》中,形容魚肉沒有經過烹調,沒有經過鍛煉的人,意指沒有經過實踐和歷練的人是脆弱、無用的。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來形容經驗不足、無法應對困難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沒有經過鍛煉、實踐或經驗的人。可以用在工作、學習、生活等場景中,指那些沒有經歷過挫折、困難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個人喜歡吃生魚片,他認為魚肉越新鮮越好吃。于是,他每次吃魚都要將魚生剖開,直接將魚肉生吃下去。有一次,他吃了一條非常新鮮的魚,結果卻被魚刺卡住了喉嚨,差點喪命。從此以后,人們便用“白魚”來比喻沒有經過烹調的魚肉,也比喻沒有經過磨礪、鍛煉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學歷高,但是沒有實踐經驗,還是個白魚。
2. 這個項目需要經驗豐富的人來負責,不能讓白魚來做。
3. 老師說,我們要通過實踐才能擺脫白魚的狀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白魚”與沒有經驗、沒有鍛煉的人聯系起來,想象一個剛捕撈上來的魚,沒有經過烹調,沒有經過鍛煉,就是一個白魚。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經驗、鍛煉相關的成語,如“青出于藍”、“磨杵成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是一個白魚,還沒有經歷過很多事情。
2. 初中生:他雖然是個白魚,但是他很努力,我相信他會成功的。
3. 高中生:我不想一直做個白魚,我要通過努力來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