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録事
基本解釋
指 南朝 宋 王弘 。 弘 曾拜刺史,錄尚書事,故稱。 陶潛 解印去縣,賦《歸去來》。刺史 王弘 甚敬仰之,親自造訪。 潛 稱疾不見。 弘 候知 潛 當往 廬山 ,乃遣其故人 龐通之 等攜酒,先于半道邀之。 潛 既遇酒,便引酌野亭,欣然忘進。 弘 乃出與相見,遂歡宴終日。事見《晉書·隱逸傳·陶潛》。后以“王録事”指禮賢下士者。 清 趙執信 《寓居新營門屋》詩:“欲移勝賞入中庭,池北墻頭起草亭。諸君能為 王録事 ,好待秋晴攜酒至。”
成語(Idiom):王録事
發音(Pronunciation):wáng lù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盡職盡責,認真辦事,不偷懶,不敷衍塞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王録事是由“王”和“録事”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王在古代是指官員,録事是指記錄官。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一個人像官員一樣,認真負責地辦理事務,不敷衍塞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工作認真負責,不敷衍塞責??梢杂迷诠ぷ鲌龊?,教育場合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官場。古代的官員需要負責記錄各種事務,王録事就是指一個記錄官員的名字。由于官員的身份尊貴,所以王録事這個成語也逐漸被用來形容一個人工作認真負責。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王録事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王録事,工作非常認真負責。
2. 她每天都早早來辦公室,是個真正的王録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王録事”想象成一個官員認真記錄事務的場景,通過形象化的記憶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工作態度、責任心相關的成語,如“盡職盡責”、“勤勤懇懇”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王録事一樣,認真完成作業。
2. 初中生:老師說我們要像王録事一樣,對待學習。
3. 高中生:我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個王録事,為社會做出貢獻。
4. 大學生:在實習期間,我努力表現出王録事的工作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