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指不勝僂
發音(Pronunciation):zhǐ bù shèng lǚ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手指不能伸直,彎曲不舒展。也比喻言行歪曲、不正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的字面意思是“手指不能伸直”,形容手指彎曲不舒展。引申為比喻言行歪曲、不正直,指一個人的言行不誠實,不坦率,不直接。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言行不誠實,不坦率,不直接。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誠實、不正直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史記·平津侯列傳》。故事中,平津侯韓世忠在為人處世時,總是言辭不直,不敢直接面對問題。有一次,他對朝廷上奏事情,卻沒有明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反而用迂回的方式來表達。當時的人們就用“指不勝僂”來形容他的言辭不直接,不誠實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是由四個漢字組成的,其中,“指”是手指的意思,“不勝”表示不能伸直,“僂”表示彎曲。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辭總是指不勝僂,說話不直接,讓人很難相信他說的話。
2. 這個人的行為太指不勝僂了,一點誠實都沒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指不勝僂”聯想到手指不能伸直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也可以通過將“指不勝僂”和不直接、不誠實的行為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不誠實、不正直相關的成語,如“心口不一”、“口是心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經常做作業時指不勝僂,老師都看不清他寫的字。
2. 初中生:他在考試時總是指不勝僂,答非所問,讓老師很生氣。
3. 高中生:這個政治家的言辭總是指不勝僂,讓人難以相信他說的話。
4.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廣告宣傳方式太指不勝僂了,讓人覺得不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