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丑
基本解釋
(1).猶大恥。《墨子·親士》:“三子之能達名成功於天下也,皆於其國抑而大丑也。”《史記·晉世家》:“子乃拘小禮,忘大丑乎?”
(2).大酋,魁帥。 唐 柳宗元 《平淮夷雅·方城序》:“卒入 蔡 ,得其大丑,以平 淮 右。” 宋 沉括 《揚州九曲池新亭記》:“軍於其軍,持其大丑。”
成語(Idiom):大丑
發音(Pronunciation):dà ch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某人或某事非常丑陋、難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大丑”由“大”和“丑”兩個字組成。其中,“大”表示程度、數量或大小,而“丑”則表示丑陋、難看。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某人或某事非常丑陋,形容其外表或內在都令人不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使用“大丑”來形容一個人的外貌或行為丑陋,也可用來形容某個事物的丑惡或不堪。例如,當看到一個衣著不得體、舉止粗魯的人時,我們可以說他是個大丑;或者當遇到一個道德敗壞、品行惡劣的事件時,我們可以稱之為大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成語“大丑”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然而,由于“大丑”一詞的形象直觀且易于理解,因此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舉止粗魯,衣著不得體,真是個大丑。
2. 這個事件的真相揭開后,暴露出了其中的大丑。
3. 她的外貌雖然大丑,但內心善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大丑”形象化,想象一個非常丑陋的人或事物,將其與“大丑”這個詞語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大丑”相關的成語,如“大丑不掩瑕”、“丑態百出”等,以擴展對于丑陋、不堪的描述詞語的學習。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臉上長滿了痘痘,看起來真是個大丑。
2. 初中生:那個男生整天穿著邋遢的衣服,真是個大丑。
3. 高中生:他的行為舉止非常惡劣,簡直是個大丑。
4. 大學生:這個政府官員貪污受賄,實在是個大丑。
5. 成年人:那個公司的違法行為曝光后,全國人民都知道了他們的大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