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約
基本解釋
教誨約束。 宋 張孝祥 《衡州新學記》:“后世之學,蓋盛於先王之時矣。居處之安,飲食之豐,訓約之嚴,先王之時未必有此。” 王闿運 《蔡夫人墓志銘》:“訓約子女,有過嚴師。”
成語(Idiom):訓約
發音(Pronunciation):xùn yu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訓詞約法,指通過教育、規范等手段來約束和規范人們的言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訓約是由“訓”和“約”兩個詞組成的成語。“訓”指教育、教導,“約”指約束、規范。訓約的含義是通過教育和規范的手段,約束和規范人們的言行,使其遵守規則、守法紀,具備正確的行為規范和道德觀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訓約多用于教育、法律、社會規范等領域。它可以用來強調對人們的言行進行教育和規范,以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律歷志》中有記載:“訓約者,言訓詞約,約法則也。”這句話說明了訓約一詞的來源和含義。在古代,人們通過教育和法律的手段,約束和規范人們的言行,以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式簡潔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教師要善于運用訓約之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 法律的制定和執行是對社會行為進行訓約的重要手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訓約”理解為“訓詞約法”,通過教育和規范來約束和規范人們的言行。可以將“訓約”與“訓詞約法”進行聯想,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訓練有素”、“約法三章”等,以豐富詞匯量和語言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用訓約的方法教我們做人要守規矩。
2. 初中生:學校通過訓約來培養學生的自律和責任感。
3. 高中生:訓約是塑造良好社會公德的重要手段之一。
4. 大學生:大學教育應該注重訓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