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卒
成語(Idiom):散卒
發音(Pronunciation):sàn z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組織、紀律的士兵或軍隊。也用來形容人員不齊全或雜亂無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散卒起源于古代戰爭時期,原指戰場上無組織、紀律的士兵或軍隊。后來,這個成語的含義擴展到其他領域,用來形容人員不齊全、組織松散、紀律混亂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散卒來形容一個組織或團隊內部人員不齊全、紀律松散、協作效率低下的情況。例如,一個公司的部門由于人員流動頻繁,導致工作分配不均、溝通不暢,就可以說這個部門是散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散卒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戰爭時期。在古代戰爭中,士兵們往往會按照嚴格的組織和紀律進行戰斗。然而,有時候由于種種原因,士兵們可能會喪失組織性和紀律性,變得雜亂無章。這些無組織、紀律的士兵就被稱為散卒。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散卒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團隊成員頻繁變動,組織松散,真是一支散卒。
2. 這個班級紀律松散,學生們經常遲到早退,簡直是一群散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散卒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戰場上,士兵們沒有組織、紀律,亂成一片,就像一群散卒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成語的起源和用法,擴大自己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有些同學不守紀律,經常遲到早退,就像一群散卒。
2. 初中生:那個社團的成員組織松散,大家都不積極參與活動,簡直就是一支散卒。
3. 高中生:學校的學生會成員缺乏紀律,工作效率低下,根本無法完成任務,真是一群散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