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渺
成語(Idiom):消渺
發音(Pronunciation):xiāo mi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消散、模糊不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消渺是指形象或事物逐漸消散、模糊不清的狀態。常用來形容景物、聲音、思緒等逐漸消失或變得模糊不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天空、云霧、聲音、記憶等逐漸消失或模糊的情況。也可用于比喻人的形象或事物的存在逐漸淡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南朝宋文帝劉義隆的《文帝集》中的一首詩:“往事已如煙,消渺不可尋。”這句詩形象地表達了過去的事物已經消散、模糊不清的意思,后來人們就將“消渺”作為一個成語來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雨后的山谷,云霧消渺,美得如仙境。
2. 那個年代的記憶已經消渺,無法準確回憶起來。
3. 他的聲音漸漸消渺,最后只剩下微弱的回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一個煙霧繚繞的山谷,景色逐漸消散、模糊不清,從而記住消渺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消渺相關的成語,如“消聲匿跡”、“渺無蹤跡”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霧氣散去,山巒消渺,我們終于看見了遠處的小村莊。
2. 中學生(13-18歲):記憶中的那個夏天已經消渺,只剩下一些零碎的片段。
3.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時間的流逝使得青春的容顏逐漸消渺,留下的只是歲月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