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務
基本解釋
指春、夏、秋三季的農務。《左傳·昭公二十三年》:“民狎其野,三務成功,民無內憂而又無外懼。” 杜預 注:“三務,春、夏、秋三時之務。”《管子·君臣下》:“民有三務,不布,其民非民也。” 尹知章 注:“三務,謂春、夏、秋務農。人不務三,則餒餓成變,故民非其民也。” 宋 蘇軾 《興龍節集英殿宴教坊詞致語口號》:“臘雪未消三務起,壬人不用五兵閑。”
成語(Idiom):三務 (sān wù)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w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責任重大的三項事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務包括:國家大事、軍隊事務、政治事務。這是指責任重大的三項事務,需要特別關注和處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討論國家大事、軍隊事務或政治事務時,可以使用三務來形容這些事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務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軍事制度。在古代,國家大事、軍隊事務和政治事務都是國家的重要事務,需要特別重視和處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務的結構是“三 + 務”,其中“三”表示數量,表示三個事務,“務”表示事務、工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領導層會議上,他強調了三務的重要性。
2. 這個部門的工作涉及到三務,需要特別關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三務”與國家大事、軍隊事務和政治事務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軍事制度和政治制度,以更好地理解三務的含義和重要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這是我們的三務之一。
2. 初中生:作為一名共青團員,我要履行好三務,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
3. 高中生:政治課上,我們學習了國家大事、軍隊事務和政治事務,這些都是我們的三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