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光
基本解釋
(1).龍身上的光。喻指不同尋常的光輝。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沔水二》:“峨峨 南岳 ,烈烈離明,寔敷儁乂,君子似生,惟此君子,作 漢 之英,德為龍光,聲化鶴鳴。” 唐 皮日休 《吳中苦雨》詩:“龍光倏閃照,虯角搊琤觸。”
(2).指發生不同尋常的光輝。《梁書·陸倕傳》:“還伊人而世載,并三駿而龍光。”
(3).天子氣,瑞氣。 蔡東藩 《南北史通俗演義》第一回:“ 裕 ( 劉裕 )微笑道:‘此刻龍光尚在否?’”
(4).非凡的風采,神采。《后漢書·文苑傳下·高彪》:“﹝ 高彪 ﹞乃遺 融 ( 馬融 )書曰:‘承服風問,從來有年,故不待介者而謁大君子之門,冀一見龍光,以敍腹心之愿。’” 明 吳承恩 《賀金秋泉翁媼障詞引》:“日近靈椿,接龍光於瑞桂;露指慈竹,籍鳳采於崇蘭。”
(5).特指皇帝的風采。 清 唐孫華 《伏聞上從學士》詩之三:“憶從便殿覲龍光,咫尺青蒲近御牀。”
(6).指才華。《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惟 博陵 崔州平 , 潁川 徐庶 元直 ,與 亮 友善”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若使游步中華,騁其龍光,豈夫多士所能沉翳哉!”《隋書·文學傳序》:“ 范陽 盧思道 、 安平 李德林 、 河東 薛道衡 ……或鷹揚 河 朔,或獨步 漢 南,俱騁龍光,并驅云路。”
(7).喻指有才華者。《北史·文苑傳序》:“于時 陳郡 袁翻 、 翻 弟 躍 、 河東 裴敬憲 、弟 莊伯 ……雕琢瓊瑤,刻削杞梓,并為龍光,俱稱鴻翼。”
(8).寶劍的光芒。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 明 王錂 《春蕪記·說劍》:“蕭蕭永夜悲鳴也,怕龍光漸爾消滅。”亦借指寶劍。 明 何景明 《贈別孟望之》詩之四:“龍光久未試,姑以持贈君。”
(9).皇帝給予的恩寵,榮光。龍,通“ 寵 ”。語本《詩·小雅·蓼蕭》:“既見君子,為龍為光。” 毛 傳:“龍,寵也。” 鄭玄 箋:“‘為寵為光’,言天子恩澤光耀被及己也。”《初學記》卷二一引 南朝 梁 劉孝綽 《謝為東宮奉經啟》:“推擇而舉,尚多髦俊,龍光曲被,獨在選中。”按,《藝文類聚》引作“寵光”。 唐 顏真卿 《中散大夫京兆尹鮮于公神道碑銘》:“ 嘉陵 淼淼, 云臺 矯矯,降生京兆,為龍光兮。” 明 唐順之 《左編附序》:“隱士不事王侯而志可則,深處巖壑而龍光於朝,英主亦往往尊禮其人以風世。”
成語(Idiom):龍光
發音(Pronunciation):lóng gu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天空中的云彩或日光的光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龍光是一個比喻,用來形容天空中的云彩或日光的輝煌。它代表了光明和美好的象征,常用來形容景色優美、光芒四射的場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龍光常用于描述自然景觀或美好的事物。例如,可以用來形容日出時天空中的絢麗光彩,也可以用來形容山水畫中的云霧繚繞、陽光照耀下的美景。此外,龍光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氣質或才華出眾,像陽光一樣照亮周圍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龍光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傳說中,龍是祥瑞的象征,而光芒則代表著光明和希望。因此,龍光成為了形容美好景色和光輝的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龍光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龍”指龍的形象,而“光”則指光芒。這兩個字的組合形成了一個美麗的意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早晨的天空,龍光照耀,美不勝收。
2. 這幅山水畫中,云霧繚繞,陽光照耀下的景色真是龍光四溢。
3. 他是個有著龍光才華的年輕人,無論走到哪里都能吸引人們的注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龍”和“光”這兩個字形象化,想象成一條龍在天空中飛舞,散發出明亮的光芒。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光明、美好相關的成語,如“明亮如白晝”、“光明磊落”等,可以擴大詞匯量,豐富表達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早晨的天空,龍光照耀,像一幅美麗的畫。
2. 初中生:這幅山水畫中,龍光四溢,給人一種寧靜而祥和的感覺。
3. 高中生:他的音樂才華就像龍光一樣,能夠照亮整個舞臺。
以上是關于中國詞語“龍光”的全面學習指南,包括成語的起源、基本含義、詳細解釋、使用場景,以及記憶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