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厲
基本解釋
亦作“ 札癘 ”。因瘟疫而死亡。《列子·湯問》:“土氣和,亡札厲。” 殷敬順 釋文:“札厲,疫死也。” 宋 蘇軾 《睡鄉記》:“睡鄉之境……其土平夷廣大,無東西南北;其人安恬舒適,無疾痛札癘。” 宋 秦觀 《越州請立程給事祠堂狀》:“吾州更饑歉札癘之后, 程公 實撫養而教誨之。”
成語(Idiom):札厲(zhá lì)
發音(Pronunciation):zhá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態度堅決,嚴厲果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札厲是由“札”和“厲”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札,原意為用木片做成的牌子,用來記載事情;厲,原意為嚴厲、嚴格。札厲指的是對待事情態度堅決,果斷嚴厲。形容人在面對問題或困難時,不畏困難,果斷采取堅決的措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札厲常用于形容人們對待事情時的態度和行為。比如,對待違法犯罪行為,應該札厲打擊;對待學習,應該札厲要求自己;對待工作,應該札厲對待,努力做到最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札厲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中的一則故事。故事中,晉國的國君召集百官商議國事,但百官們卻紛紛推辭。國君問他們為什么不參與商議,百官們回答說:“我們擔心參與商議后,如果國事不順利,就會被怪罪。”國君聽后非常憤怒,對百官們說:“我只要你們的忠誠和實際行動,不要你們的怕事態度。”從此后,人們用“札厲”來形容態度堅決,嚴厲果斷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札厲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面對困難時,他始終保持著札厲的態度,堅持不懈。
2. 領導對待工作總是札厲要求,要求大家做到最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札厲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手持札牌,嚴厲地指揮著工作,表示他對工作要求嚴格,態度堅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含有“厲”字的成語,如“嚴厲”、“威厲”等,以擴展對于“厲”字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對我們的作業要求很札厲,我們必須認真完成。
2. 初中生:參加比賽時,我們隊長對我們的訓練要求很札厲,但我們也收獲了好成績。
3. 高中生:面對高考,我們要對自己札厲要求,才能取得好的成績。
4. 大學生:在面對就業壓力時,我們要札厲對待每一個機會,努力找到理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