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寓
基本解釋
木偶。 清 顧炎武 《日知錄·漢書注》:“古文‘偶’、‘寓’通用,木寓,木偶也……古人用以事神及送死,皆木偶人、木偶馬;今人代以紙人紙馬。”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呂超墓出土吳郡鄭蔓鏡考》:“又聞 越 竟鉛泉,時或出土,而鉛竟甚為希有;蓋鉛錫事本非宜,而此則窀夕所用,故猶芻靈木寓,象物斯足,不復幽涷三商與。”
成語(Idiom):木寓
發音(Pronunciation):mù y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言辭含蓄,意義深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寓是由“木”和“寓”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木寓的本義是指木材中蘊含的香氣,轉義為比喻言辭含蓄,意義深遠。形容言辭或文章的意義不直接表達,而需要讀者仔細思考才能理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木寓常用于形容文學作品,尤其是詩詞和散文。也可以用來形容言辭或文章中的深意,表達出作者在文字中隱藏的智慧和思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記載,木寓最早出自唐代文學家韓愈的《進學解》一文中。韓愈在文章中寫道:“文章寄寓辭章之外,猶木之香在枝上也。”意思是說文章的深意就像木材中的香氣一樣,需要讀者去領悟。后來,這句話逐漸演變為成語“木寓”,用來形容言辭或文章的含蓄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木寓中的“木”是主語,意為木材;“寓”是謂語,意為寄托、蘊含。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篇文章真是木寓,讀了好幾遍才領悟到作者的用意。
2. 這首詩的意境非常木寓,需要細細品味才能體會到其中的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木寓”與木材中的香氣聯系起來,形象地表示文章的深意需要讀者去體味和理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蘊藉”、“深邃”等,以豐富詞匯量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故事真有趣,里面的意思好像有點木寓。
2. 初中生:老師講的課文真難,我要多讀幾遍才能理解其中的木寓。
3. 高中生:這篇文章的意義很深,充滿了木寓,需要仔細品味。
4. 大學生:這位作家的小說寫得非常細膩,其中的木寓讓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