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衣冠掃地
發音(Pronunciation):yī guān sǎo d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儀表端莊,毫無瑕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衣冠,指衣冠楚楚,形容人的儀表整潔、衣著華麗;掃地,指地面潔凈無塵,比喻人的品德高尚,毫無污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儀表端莊,舉止得體,品德高尚,沒有任何缺點或污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左傳》,記載了魯國大夫子張的故事。子張是孔子的學生,他非常注重衣冠的整潔。有一次,孔子問他:“你對衣冠的整潔如此講究,是不是連地面也要掃得干干凈凈?”子張回答說:“我只是想通過整潔的衣冠來表達我內心的高尚品德。”于是,孔子贊揚他說:“你的衣冠掃地,確實體現了你高尚的品德。”從此,這個成語就流傳下來,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儀表端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衣冠掃地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屬于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儀表端莊,品德高尚,真是衣冠掃地。
2. 那位老師舉止得體,衣著整潔,衣冠掃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衣冠掃地”與一個人的儀表整潔、品德高尚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品德高尚、儀表整潔相關的成語,如“一表人才”、“一身正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很好的同學,衣冠掃地,每天都穿得整整齊齊。
2. 初中生:作為班長,他的品德高尚,衣冠掃地,深受同學們的尊敬。
3. 高中生:他是一個優秀的學生,不僅學習成績優異,而且衣冠掃地,舉止得體,是老師們的楷模。